來源: 食研私享
食品的3D打印過程可分為擠出、回抽和穩(wěn)定三個階段。在擠出前,食品油墨需要在適當?shù)臏囟认萝浕,使其達到順暢擠出的狀態(tài)。油墨的軟化是由3D打印機控制料桶壁溫度來完成。但由于料桶具有一定的直徑,油墨在加熱軟化過程中是通過傳質(zhì)傳熱進行的,所以料桶中心溫度與表面溫度并不一致。同時,混合凝膠油墨含有水凝膠劑和有機凝膠劑,兩者具有不同的導熱性;旌夏z油墨在加熱過程中受熱不均勻,不利于油墨的擠出。因此,在打印前需要通過在打印溫度下保溫一段時間來平衡溫差。
640.png (77.17 KB, 下載次數(shù): 52)
下載附件
2022-2-21 16:35 上傳
溫度可以改變溫度依賴性材料的流變行為,使其適用于3D打印中的特殊應用。水凝膠和蜂蠟是溫度依賴性材料,在不同溫度下表現(xiàn)出特殊的流變特性。因此,該體系對于食品的3D打印還需要進一步分析。大量研究表明,隨著溫度的升高,脂質(zhì)填充凝膠可能以惰性和活性兩種方式與水凝膠相發(fā)生相互作用。混合膠凝劑在不同溫度下表現(xiàn)出不同的機械強度和形變效果。因此,了解混合凝膠油墨在不同溫度下的相互作用機理對3D打印食品材料的開發(fā)和應用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1月25日,由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牽頭在食品專業(yè)領域Top期刊Food Hydrocolloids(1區(qū);IF:9.147)在線發(fā)表了題為“Effects of incub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mechanical and structure performance of beeswax-carrageenan-xanthan hybrid gelator system in 3D printing(保溫溫度對3D打印中蜂蠟-卡拉膠-黃原膠混合凝膠體系力學和結構性能的影響)”的研究論文,這項研究表明,打印溫度可控制混合凝膠油墨的流變特性,進而實現(xiàn)較好的成型效果。
研究人員研究了保溫溫度(打印溫度)對蜂蠟-卡拉膠-黃原膠混合凝膠油墨打印性能、流變性能和微觀結構的影響。當保溫溫度從25°C升高到35°C時,蜂蠟的晶體結構由非晶態(tài)向球晶體轉變。蜂蠟顆粒在混合凝膠油墨中分散均勻,有聚集的趨勢;旌夏z油墨的τ0和n分別從23.64Pa增加到33.63Pa,0.20增加到0.26,表明該油墨機械強度低,不利于成型。當保溫溫度超過55°C時,蜂蠟中出現(xiàn)大量針狀晶體,固體脂肪含量由29.98%增加到30.60%(p<0.05)。蜂蠟熔融形成較大顆粒,在蜂蠟表面觀察到互穿/滲透網(wǎng)絡。K和n的增加表明油墨顆粒較大,粘度較高,不利于擠出。當保溫溫度達到45℃時,油墨中同時出現(xiàn)球晶體和針狀晶體。油墨的τ0、K、n值分別為113.44Pa、248.40Pa·sⁿ和0.34。油墨可順暢擠出,且擠出的絲狀材料具有良好的保真度。打印的空心立方體模型具有良好的形狀保持性。這項研究為新型混合凝膠體系在3D打印中的開發(fā)和應用提供了一種研究方法。
640.jpeg (72.04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22-2-21 16:35 上傳
圖文摘要
640-1.png (286.67 KB, 下載次數(shù): 44)
下載附件
2022-2-21 16:35 上傳
蜂蠟-卡拉膠-黃原膠混合凝膠體系3D打印結構評價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foodhyd.2022.107541
|
上一篇:3D 打印技術在亨茨維爾市中心建立地標建筑下一篇:“微流控+3D打印”制作低成本的新冠病毒RNA基因傳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