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熊覺得,這個節(jié)能減排太給力了。當然,最高理想狀態(tài)是67%。
如果你還沒有買到一顆圣誕樹,那么現(xiàn)在訂貨或許已經(jīng)來不及了。不過也不是沒有變通之法,比如本文要介紹的3D打印圣誕樹。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xué)計算機科學(xué)教授Richard Zhang與來自我國浙江大學(xué)的來訪博士生Ruizhen Hu,聲稱他們已經(jīng)開發(fā)出了世界首個可用于“分解3D物體”的錐體部分算法。
1.jpg (25.71 KB, 下載次數(shù): 123)
下載附件
“金字塔算法”3D打印 能減少67%材料浪費
2014-12-23 09:55 上傳
該算法的最大特點,就是對3D打印原料的超高效“零浪費”。
恰如其名,這種錐體(金字塔形)具有平坦的基座和“三角邊”。而該算法在節(jié)省時間的同時,也減少了對打印材料的浪費。
常規(guī)3D打印大多通過融化沉積塑料的方式,一層層地堆疊起索要打印的物體。這意味著垂直部分也必須用材料填充來提供支撐。
在打印完成后,多余的支撐塑料又要被去掉,這么做顯然既費時又費料。
2.jpg (35.68 KB, 下載次數(shù): 133)
下載附件
“金字塔算法”3D打印 能減少67%材料浪費
2014-12-23 09:55 上傳
張教授表示,算法的難點在于如何將一個3D對象分解成數(shù)量相當大、但是體型盡可能小的錐體部分。當然,在實踐中,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對象都可以被分解稱錐體組件。
張教授表示,算法的難點在于如何將一個3D對象分解成數(shù)量相當大、但是體型盡可能小的錐體部分。當然,在實踐中,大家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對象都可以被分解稱錐體組件。
為了讓算法更加實用,張教授他們想到了一個聰明的辦法,那就是將物體簡單地分為兩個部分,然后在分別完工后再粘到一起。雖然并不完美,但是該算法比人為選擇去除冗余的方案效率高出67.7%左右。
除了直接打印3D物體,該算法還提供了模具制造和鑄造領(lǐng)域的一個可能改進。因為模具也制造過程中也需要一個稍薄或易碎的支撐組件,然后在鑄造完成后去除—但這可能導(dǎo)致成品的部分破損。
研究人員稱,金字塔形的結(jié)構(gòu)(pyramidal construction)無需用到這樣的支撐元素。
最后,雖然該算法并未商業(yè)發(fā)行,但是相關(guān)研究論文已經(jīng)在SIGGRAPH Asia 2014大會上展示過。
|
上一篇:3D打印已經(jīng)牛批到這個程度了。!下一篇:基于英特爾芯片的 3D打印智能蜘蛛機械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