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D打印技術的普及應用,在航空制造領域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中國商飛上飛公司航空制造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航研所”)就有一支這樣的隊伍,他們是增材制造領域的“特種兵”!
要自己掌握3D打印技術
eb819d08f2dc7e694f068476460783bc.jpg (30.67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2018-3-16 15:46 上傳
3D打印技術為民用航空工業(yè)實現復雜結構優(yōu)化設計、快速設計驗證、小批量零部件快速制造、快速客戶響應等關鍵問題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解決思路,是公司產品研制必須掌握的核心技術之一。目前,美國“美國制造”中心、歐盟“地平線2020”計劃和德國“高技術戰(zhàn)略2020”等都把3D打印技術作為重點研發(fā)技術領域,均有支持金屬高性能激光3D打印技術的專項研發(fā)計劃。
“與傳統的去除材料成形思路不同,采用3D打印技術無需制造模具,零件數模更改后,3D打印機能夠很快做出調整和響應。”
——3D打印團隊成員
5af1dba921d7dc45c178a41ca5906ab8.jpg (97.2 KB, 下載次數: 45)
下載附件
2018-3-16 15:46 上傳
在傳統飛機零件制造工藝上,金屬材料在成型前都需要相應的模具,而無論是模具還是零件的設計加工都需要較長的周期,并且零件機加工過程中,如有些鈦合金材料零件90%以上的材料都被去除,材料的利用率還不足10%,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如今,在航空領域,無論是飛機制造商還是發(fā)動機制造商都將3D打印技術作為重點攻關的關鍵領域
“我們一定要掌握3D打印技術,這樣我們才能掌握核心。”
——3D打印團隊負責人李昊
邁出一小步,成功一大步
bdc3a9a0e62de36a046e778e5347bf6d.jpg (69.4 KB, 下載次數: 43)
下載附件
2018-3-16 15:46 上傳
3D打印團隊成員一起研究打印件
“成功了,成功了!打印出來了!笨粗鳦919大型客機零件以及試制件成功打印完成,團隊成員們興奮地說道。
去年6月上旬,航研所在經歷了一年多的立項評審、招投標、條件能力建設、安裝調試、培訓后,完成了上飛公司首臺金屬激光3D打印機終驗收。完成驗收后,航研所配合制造工程部完成了C919大型客機應急門導向槽零件試制工作。
58a1c049c93b87030872c7119c6de873.jpg (87.73 KB, 下載次數: 44)
下載附件
2018-3-16 15:46 上傳
C919大型客機應急門導向槽零件
“這雖然是我們在3D打印技術道路上邁出的一小步,卻是我們上飛公司在該技術領域走向成功的一大步。未來,3D打印技術在航空制造領域會得到更充分的應用。”
——航研所3D打印團隊成員丁紅瑜
其實,早在2011年,航研所就積極組織人員跟蹤技術發(fā)展前沿,與發(fā)展規(guī)劃部、設備動力部、物流中心、安全環(huán)保部、情報檔案館、培訓中心等部門一起,廣泛調研國內外金屬激光3D打印機的性能、技術特點和用戶反饋情況。2015年航研所成立3D打印團隊,并于當年底成功申請上海市高技能人才實訓項目。
對于3D打印團隊而言,首臺金屬激光3D打印設備的安裝只是一個起點,要實現3D打印技術在民機上的應用,還需要進行零件結構、工藝參數優(yōu)化、零件生產的全程監(jiān)控、適航認證等諸多工作。
科研之路無止境
cb810c2663e071305b087e17f888cfb0.jpg (79.77 KB, 下載次數: 49)
下載附件
2018-3-16 15:46 上傳
3D打印團隊成員們一起探討問題
首次引進金屬激光3D打印機,使用經驗缺乏,但整個團隊還是充分利用公司各方資源,讓設備真正發(fā)揮作用。
去年九月下旬,3D打印團隊接到工藝裝備中心請求劃線模板零件的打印需求,加工難度較大!皠澗模板形狀復雜,對輪廓的尺寸精度要求高,需要將多余部分一點一點去除掉,真可謂精雕細琢。”團隊成員說。根據制造需求,3D打印團隊第一時間展開了技術討論和準備工作,著手準備打印加工。經過3D打印設備21個小時的運轉,團隊人員通宵守護,劃線模板零件成功打印完成。此外,通過合理安排,在打印劃線模板的同時,團隊成員還設計同爐打印了其他零件和試制件,一爐多件,設備和人員全方位保障高效生產。
3ac639e20388d9ad802db007451d23cb.jpg (53.92 KB, 下載次數: 6549)
下載附件
2018-3-16 15:46 上傳
劃線模板及縮比模型零件
“我們這個團隊,面對困難從不會輕言放棄。大家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科研之路無止境!
——團隊成員初銘強
來源:中國商飛
|
上一篇:眼鏡蹭花了你的妝容,只能說你沒有私人定制一副的3D打印眼鏡下一篇:時光侵蝕無法困住百年老車,3D數字化制造助力重新上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