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gif.gif (487.83 KB, 下載次數: 109)
下載附件
2016-10-11 14:47 上傳
雖然普通的桌面級3D打印機能力有限,但只要使用者實力足夠,它依然能成為強大的工具。近日,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Raye Yeow博士及其團隊就很好地證明了這點 — 他們使用普通桌面級3D打印機成功開發(fā)出了一種可用于柔性機器人(實際上是機械爪),而它不但真的能做出抓握動作(如圖所示),而且能提起重達5公斤的物體,更重要的是,成本僅為用常規(guī)方法開發(fā)的幾分之一。
C.gif (951.58 KB, 下載次數: 97)
下載附件
2016-10-11 14:47 上傳
B.gif (742.12 KB, 下載次數: 111)
下載附件
2016-10-11 14:47 上傳
這的確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因為據南極熊了解,柔性機器人在很多方面都比普通“硬機器人”更具優(yōu)勢,所以目前,許多領域對其都有著強烈的需求。但由于需要依靠空氣壓力變化做出反應動作,這種機器人內部結構相當復雜,用常規(guī)技術開發(fā)不但成本高,步驟多(也就意味著周期長),而且質量難以保證。不過現在,這些問題已經被Yeow博士他們通過3D打印很好地解決了,而且這種技術還有一個明顯的優(yōu)點,就是靈活。
D.gif (1.16 MB, 下載次數: 85)
下載附件
2016-10-11 14:47 上傳
目前,Yeow博士團隊正在積極尋找這種3D打印柔性機器人的實際應用。他們想到的方向有工業(yè)夾具和醫(yī)療復健,而對于后者,他們已經開發(fā)出了一種證明用的可穿戴外骨骼 — 它也能像上面的機器爪一樣很好地彎曲,最終目的則是輔助穿戴者的手指和手腕做出同樣的動作,幫助他們從傷病中恢復過來,請關注南極熊3D打印網。
延伸閱讀:《哈佛大學領銜3D打印全球首只自驅動柔性章魚機器人》
編譯自 3d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