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ers3.jpg (45.13 KB, 下載次數(shù): 105)
下載附件
2015-12-18 12:10 上傳
對許多3D打印的研究和開發(fā)項目來說,材料的優(yōu)化都是極具挑戰(zhàn)性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對涉及到導電材料的項目來說。為了解決這類問題,美國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嘗試使用3D打印技術來控制材料。最近,他們終于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LLNL.jpg (58.05 KB, 下載次數(shù): 113)
下載附件
2015-12-18 12:10 上傳
在一篇名為《使用體系結構控制材料的反應性》的論文中,包括Kyle T. Sullivan在內的多名作者詳細解釋了如何利用3D打印技術創(chuàng)建出一種3D反應材料結構(RMAs),然后通過監(jiān)測特定能量的轉移方式實現(xiàn)對動態(tài)材料的控制,即對反應性的調節(jié),特別是控制那些具有不確定性的材料,也就是所謂的反應(高能)材料。
Untitled51.png (255.2 KB, 下載次數(shù): 114)
下載附件
2015-12-18 12:11 上傳
“反應材料中的能量轉移涉及到氣體的流動和粒子的對流,因為在點火后,氣體和溫度都會迅速變化,”研究者在論文中寫道,“我們認為,只要結構長度的尺度和傳輸現(xiàn)象發(fā)生時的尺度相同,使用RMAs結構就可以實現(xiàn)對能量傳輸中對流和平流部分的控制!
據(jù)中國3D打印專業(yè)媒體平臺南極熊了解,科學家們是通過叫做“直接墨水書寫”的3D打印工藝首先制造出了一種3D導電電極,然后得到的RMAs。之后,通過另一種名為電泳沉積(EPD)的工藝,他們還成功地在這種導電微結構上附著了一層鋁熱劑納米復合薄膜。3D打印在其中扮演了關鍵的控制角色,因為組成薄膜的納米顆粒的運動是非常隨機的。
1-researchers3.jpg (30.37 KB, 下載次數(shù): 107)
下載附件
2015-12-18 12:10 上傳
“正是因為采用了3D打印技術,我們才能做出尺度合適的高質量部件,”論文的第一作者Sullivan表示,“3D打印幫助我們實現(xiàn)了精確的幾何形狀,以及對一些長度尺度的細微控制。有了這種空間控制,我們就能檢測出這種能量轉化的可控動態(tài)行為是如何發(fā)生的!
延伸閱讀: 《上海交大科學家利用3D打印創(chuàng)建細菌動能微觀泵》
via 3dprint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上一篇:上海聯(lián)泰攜工業(yè)級3D打印機入駐深圳華強北,助力創(chuàng)客創(chuàng)新下一篇:【搶鮮看】創(chuàng)動中國 3D打印藝術與科技時尚跨界展開幕,驚現(xiàn)價值7位數(shù)3D打印藝術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