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至今,各項3D打印技術(shù)發(fā)展動態(tài)可瀏覽南極熊整理的3D打印行業(yè)動態(tài)[url]http://www.dddyin.com/dongtai/[/url]
2012年12月 - 美國分布式防御組織成功測試3D打印的搶支彈夾。 2012年11月 - 中國宣布是世界上唯一掌握大型結(jié)構(gòu)關(guān)鍵件激光成型的國家。 2012年10月 - Shapeways在紐約開設(shè)第一家實體店。 2012年9月- Makerbot推出收款非開源桌面3D打印機Replicator 2,售價約為2400美元。 2012年8月 - 美國政府宣布首個3D打印研究所將建在俄亥俄州。 2012年7月- 比利時的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Leuven的一個研究組測試了一輛幾乎完全由3D打印的小型賽車。車速達到了140千米/小時。 2012年5月 - 3D Systems推出世界首款開箱即用3D打印機 Cube。 2012年4月 - 經(jīng)濟學人發(fā)表專題文章,稱3D打印將是第三次工業(yè)革命。 2012年3月 - 維也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宣布利用二光子平板印刷技術(shù)(two-photon lithography)突破了3D打印的最小極限,展示了一輛不到0.3mm的賽車模型。 2012年3月 -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提出投資10億美元在全美建立15家制造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所。 2012年1月- Stratasys宣布與Objet合并。 2011年10月– Roland DG Corporation公司推出了新的iModela IM-01。 2011年9月 - 維也納科技大學開發(fā)了更小,更輕,更便宜的3D打印機。這個超小3D打印機的總重量為1.5公斤,報價約1200歐元。 2011年8月 - 世界上第一架3D打印飛機由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工程師創(chuàng)建完成。 2011年7月 – 在英國埃克塞特大學領(lǐng)導下的布魯內(nèi)爾大學研究組及應(yīng)用程序開發(fā)商Delcam公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世界上第一臺巧克力3D打印機。 2011年6月- Shapeways和Continuum Fashion時尚公司發(fā)布了第一款3D打印的比基尼泳裝。 2011年1月 - 荷蘭3D打印機制造商Ultimaker 將打印速度提升到300毫米/秒,噴頭移動速度達到350毫米/秒。 2011年1月 -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建立3D食物打印機。 2010年12月8日 – Organovo公司,一個注重生物打印技術(shù)的再生醫(yī)學研究公司,公開第一個利用生物打印技術(shù)打印完整血管的數(shù)據(jù)資源。 2010 年11月 – Urbee是第一臺3D成型轎車。它是史上第一臺用巨型3D打印機打印出整個身軀的轎車。所有外部組件也由3D打印制作完成,包括用Dimension 3D打印機和由Stratasys公司數(shù)字生產(chǎn)服務(wù)項目RedEye on Demand提供的Fortus3D成型系統(tǒng)制作完成的玻璃面板。
2008 - Objet Geometries公司推出其革命性的Connex500™快速成型系統(tǒng),它是有史以來第一臺能夠同時使用幾種不同的打印原料的3D打印機。 2008年 – 第一個基于Reprap的3D打印機面世。它可以打印自身所需部件中的約50%。 2006年 - 一個名叫Reprap的開源項目啟動 - 其目的是開發(fā)一種能自我復制的3D打印機。您可以在GNU通用公共許可證的條款下任意改裝和/或改造它。 2005年 – Z Corp.推出的Spectrum Z510。這是市場上第一臺高清彩色三維打印機。 1997年 – EOS將它的立體光敏成型業(yè)務(wù)出售給3-D Systems,但EOS仍然是歐洲最大的生產(chǎn)商。 1996年 - 3D Systems公司推出“ACTUA 2100”。 “3D打印機”最早是用來表示所有的快速成型機。 1996年 - Z Corporation推出的“Z402”。 1996 - Stratasys公司推出“Genisys”。 1995年 - Z Corporation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獨家授權(quán),并開始開發(fā)基于3DP技術(shù)的打印機。 1993 - 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三維打印技術(shù)”專利。是類似于已在二維打印機中運用的噴墨打印技術(shù)。 1993年 - Solidscape成立,它生產(chǎn)能打印表面光滑的小型零件的噴墨打印機機,但打印速度相對較慢。 1992年 - DTM售出首臺選擇性激光燒結(jié)(SLS)系統(tǒng)。 1992 - Stratasys公司售出首臺基于FDM技術(shù)的“三維建模”機器。 1991 - Helisys售出第一臺疊層法快速成型(LOM)系統(tǒng)。 1989年 - 斯科特·克倫普成立了Stratasys公司。 1988年 - 斯科特·克倫普發(fā)明了熔融沉積成型技術(shù)(FDM)。 1988年 - 3D系統(tǒng)開發(fā)SLA-250型商業(yè)打印機,這是第一個面向公眾的打印機版本。 1986年 – 查爾斯·赫爾成立3D Systems公司,并開發(fā)了第一個商用3D打印機,它被稱為立體光敏成型設(shè)備。 1986年 - 查爾斯·赫爾命名他發(fā)明的技術(shù)叫立體光敏成型技術(shù),并以此獲得了專利。 1984年 - 查爾斯·赫爾發(fā)明將數(shù)字資源打印成三維立體模型的技術(sh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