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華骨科雜志》2024年06月第44卷第12期
文獻原文: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中國醫(yī)師協會骨科醫(yī)師分會,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協會骨傷科醫(yī)師分會. 骨科3D打印技術臨床應用指南[J]. 中華骨科雜志,2024,44(12):787-795.
作者:黃偉、胡永成、王坤正
640.webp (3).jpg (113.59 KB, 下載次數: 174)
下載附件
2024-8-16 15:14 上傳
3D打印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以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為載體,采用金屬、塑料、細胞、組織等特殊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構造實體的技術。在醫(yī)學領域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隨著3D打印技術、材料學和醫(yī)工交互的不斷融合,3D打印技術在骨科領域的應用逐漸向個性化、精準化和微創(chuàng)化發(fā)展,已涵蓋骨科疾病診斷和治療的各個方面。
然而,3D打印技術在骨科臨床中的應用尚缺乏指南。經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中國醫(yī)師協會骨科醫(yī)師分會和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協會骨傷科醫(yī)師分會組織專家共同討論,基于Delphi法問卷調查的形式制訂了《骨科3D打印技術臨床應用指南》。指南詳細闡述了骨科3D打印的醫(yī)工交互、骨科3D打印技術實施以及3D打印技術在創(chuàng)傷、關節(jié)、脊柱和骨腫瘤領域的臨床應用,最終形成17條推薦意見。指南旨在提高3D打印技術在骨科臨床應用的規(guī)范化與標準化。
推薦意見
01 骨科3D打印的基本要求和實施原則
推薦意見1:3D打印過程中骨組織重建使用CT數據,軟組織重建使用MRI數據(推薦強度:強推薦,97.7%)。
推薦意見2:影像學數據的掃描精度直接影響3D打印骨科模型的精確性gkqn。掃描精度取決于設備選擇、掃描范圍、分辨率和掃描體位等(推薦強度:強推薦,94.4%)。
推薦意見3:骨科3D打印常用的重建軟件有imics、Simpleware和3D⁃Doctor,應根據醫(yī)學圖像類型和重建用途選擇適合的軟件(推薦強度:強推薦,8.9%)。
推薦意見4:骨科3D打印定制假體應從臨床需求出發(fā),根據解剖形態(tài)實現結構匹配,根據力學需求實現仿真重建,通過空隙結構實現新骨長入,通過組織黏附實現生物穩(wěn)定(推薦強度:強推薦,1.6%)。
推薦意見5:骨科3D打印假體應設計為多孔結構,以實現仿生重建和促進骨長入(推薦強度:強推薦,88.9%)。
推薦意見6:3D打印定制假體的精確安裝是實現精準解剖和功能重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醫(yī)生通過術前模擬手術操作的方式確保手術的準確性,通過術中透視、導航或機器人輔助等手段確保假體的精準安裝和解剖學匹配gkqn(推薦強度:強推薦,86.1%)。
推薦意見7:3D打印定制假體的術后評估是驗證其有效性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術后應進行臨床、影像和病理學綜合評估有效性(推薦強度:強推薦,83.3%)。
推薦意見8:骨科3D打印定制假體失敗的主要原因包括3D打印導板或內植物與宿主不匹配、術前計劃忽略了軟組織的影響、消毒滅菌或術中操作不當所致導板或內植物變形或斷裂、骨折復位和內固定技術欠佳、術后存在應力集中等(推薦強度:強推薦,91.7%)。
02 骨科3D打印技術在創(chuàng)傷骨科的應用
推薦意見9:與常規(guī)手術相比,采用3D打印技術輔助脛骨平臺骨折固定可減少術中出血量,明顯縮短手術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推薦強度:中推薦,7.8%)。
推薦意見10:采用3D打印技術可于術前對骨盆骨折進行準確的診斷及分型,有助于外科手術計劃的制定,可明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及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圍手術期安全性(推薦強度:中推薦,77.8%)。
03 骨科3D打印技術在關節(jié)外科的應用
推薦意見11:使用3D打印個性化導板輔助下的全膝關節(jié)置換治療骨關節(jié)炎能減少術中出血量、改善術后膝關節(jié)功能,術后下肢力線較傳統全膝關節(jié)置換更gkqn精確(推薦強度:強推薦,94.4%)。
推薦意見12:脛骨高位截骨術中應用3D打印個性化導板實施截骨可實現內翻畸形和下肢力線的精準矯正(推薦強度:強推薦,91.7%)。
推薦意見13:3D打印輔助全髖關節(jié)置換在協助術前規(guī)劃、指導術中定位及假體選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相比傳統全髖關節(jié)置換可提高術中假體安放的精準度和減少手術時間(推薦強度:中推薦,9.4%)。
04 骨科3D打印在脊柱外科的應用
推薦意見14:與透視輔助置釘相比,3D打印輔助手術可提高置釘精準性,降低醫(yī)患的輻射暴露量(推薦強度:中推薦,69.4%)。
推薦意見15:3D打印導板輔助置釘技術可提高上頸椎脫位手術中椎弓根釘放置的精準性,降低手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推薦強度:中推薦,75.0%)。
05 骨科3D打印在骨腫瘤的應用
推薦意見16:3D打印定制骨盆假體治療髖關節(jié)周圍原發(fā)惡性腫瘤可獲得良好的骨整合和髖關節(jié)功能,短期療效顯著(推薦強度:中推薦,77.8%)。
推薦意見17:3D打印人工椎體可有效輔助術前規(guī)劃、準確重建骨缺損、誘導骨長入、增加骨融合,并能降低內固定失敗、假體塌陷及沉降的發(fā)生率,是目前復雜椎體腫瘤患者椎體重建的理想方案(推薦強度:強推薦,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