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科大創(chuàng)藝
2024年2月9日,上?萍即髮W創(chuàng)意與藝術學院智造系統(tǒng)工程中心(CASE)張振波課題組在材料領域知名期刊《材料研究快報》(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發(fā)表了題為“Heterogeneous structure architected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acile route towards strong and ductile steel” 的研究論文,針對傳統(tǒng)合金的強度和韌性倒置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激光粉末床熔化(laser powder bed fusion,LPBF)技術的合金構筑設計新方法,并成功用于制備具有異構組織的馬氏體/鐵素體鋼中。該項研究技術驗證了3D打印高性能結構部件的可能性,有望在核電領域廣泛應用。
作為一種增材制造技術,LPBF具有極高溫度梯度、極快凝固速率和復雜熱歷史等特點,能夠實現(xiàn)復雜結構的精細微觀組織控制,為制造具有新穎結構和卓越性能的合金提供了可能性。
研究內容與成果
近日,智造系統(tǒng)工程中心(CASE)的張振波課題組提出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合金構筑理念,即通過LPBF技術在微觀尺度(熔池尺度)上構筑具有異質結構的合金,并對鐵素體/馬氏體鋼材料進行了了成功驗證。利用 LPBF 過程中相鄰道和相鄰層之間本征熱處理,在鐵素體/馬氏體鋼(T91)中實現(xiàn)了熔池尺度的微觀結構設計與構筑,得到了由粗大δ鐵素體、細小馬氏體和殘余奧氏體的多尺度異質結構,并顯示出優(yōu)異的機械性能。與鑄造和鍛造的同類鋼相比,LPBF制造的多相異質結構鋼在強度(從727.6MPa增加到1408.6MPa)和均勻伸長率(從6.2%增加到9.3%)方面均表現(xiàn)出顯著提高。
為了深入理解該新型結構何影響材料性能,研究人員運用課題組開發(fā)的原位HRDIC(高分辨數(shù)字圖像相關技術)結合原位EBSD技術,表征材料在加載過程中的微觀變形行為。結果表明,異質結構中的不同區(qū)域在塑性變形過程中逐級變現(xiàn)且相互作用,促進了額外的幾何必要位錯(GNDs)的生成,顯著提高了合金的應變硬化能力,在提高強度的同時提高了合金的韌性,突破了傳統(tǒng)強度和韌性的倒置關系。
LPBF 技術在構筑異質結構合金的嘗試,表明基于LPBF 技術的微觀結構設計是制備具有新穎微觀組織和優(yōu)異力學性能合金的可行方法。未來,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利用LPBF的工藝特點,結合多尺度原位力學表征手段,探索在不同合金體系中設計構筑具有優(yōu)異綜合力學性能的新結構。
上?萍即髮W是該研究的第一完成單位,智造系統(tǒng)工程中心的2021級博士研究生宣宇為第一作者,張振波教授為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80/21663831.2024.2314145
640.jpg (363.01 KB, 下載次數(shù): 241)
下載附件
2024-5-31 09:14 上傳
圖1:LPBF T91鋼的顯微組織信息(a-f) 及微觀結構形成機制的示意圖(g,h)
640-1.jpg (124.37 KB, 下載次數(shù): 234)
下載附件
2024-5-31 09:14 上傳
圖2:LPBF T91鋼的優(yōu)異力學性能
640-2.jpg (290.49 KB, 下載次數(shù): 264)
下載附件
2024-5-31 09:14 上傳
圖3:LPBF T91 鋼拉伸試驗過程中的原位 EBSD 表征
640-3.jpg (415.44 KB, 下載次數(shù): 269)
下載附件
2024-5-31 09:14 上傳
圖4:原位HRDIC記錄的LPBF T91的微觀結構應變演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