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南極熊獲悉,在近日舉辦的中關村國際技術交易大會上,國產電子束金屬3D打印機廠商清研智束發(fā)布了自主研發(fā)的突破性創(chuàng)新成果:EBSM®陣列式電子束金屬增材制造設備Qbeam S600。
640.png (52.37 KB, 下載次數: 557)
下載附件
2024-4-30 11:40 上傳
△2×2陣列式電子束金屬增材制造設備Qbeam S600
據悉,Qbeam S600憑借其革命性的多電子槍拼接控制技術,成功整合多個6kW功率的高能電子槍,攻克槍間相互干擾與復雜掃描拼接技術難題,實現了600×600×700mm打印尺寸,滿足航空航天領域的迫切需求。一創(chuàng)新不僅顯著提升了生產效率與成本效益,更大大地縮短了新材料的研發(fā)周期,同時確保了成品的優(yōu)越性能和廣泛適用性。該設備的發(fā)布不僅是清研智束重要的里程碑,更是我國金屬3D打印領域技術創(chuàng)新的重要一步。
清研智束董事長劉利在會議中致辭,清研智束始終秉持著以成就客戶為先、貢獻者為本、與各利益相關方互利共贏的發(fā)展理念。這一理念的傳達,充分展現了企業(yè)的堅定信念與切實行動,同時也彰顯了公司在電子束增材設備領域的深厚底蘊與高瞻遠矚。
640 (1).jpg (57.51 KB, 下載次數: 550)
下載附件
2024-4-30 11:41 上傳
清華大學博士、北京清研智束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總監(jiān)趙德陳表示:“市場現存電子束增材設備,成形尺寸有限,是限制其在航空航天領域生產應用的關鍵。當前國內外主流的商業(yè)化電子束增材制造設備,成形尺寸都不超過400毫米;而現實情況是,很多航空航天鈦合金零部件尺寸超過500毫米!
為實現大尺寸鈦合金零部件批產解決方案,技術團隊選擇多槍陣列技術。自2018年起,積累了解決多槍干擾、多電子束拼接校準等關鍵技術20余項,成功研發(fā)Qbeam S600新產品。產品滿足航天航空對大尺寸、結構復雜構件的高效率、低成本批量化制造需求。打印尺寸擴大到600×600×700毫米,鈦合金極限沉積效率提高至每小時400立方厘米以上。
相比激光設備,這款電子束設備具有顯著批產經濟型。以某醫(yī)療應用典型零件為例,其單件成本降低47%,設備產出提高至200%。
640 (3).jpg (70.76 KB, 下載次數: 510)
下載附件
2024-4-30 11:42 上傳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林峰在會上的精彩演講,從學術與實踐雙重視角,剖析了Qbeam S600在航空航天應用中的巨大潛力,強調了電子束粉末床熔融技術對于制造高性能難加工材料的獨到優(yōu)勢,進一步加深了與會者對該技術的理解。
640 (4).jpg (76.81 KB, 下載次數: 560)
下載附件
2024-4-30 11:43 上傳
Qbeam S600的問世,不僅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制造業(yè)的大尺寸鈦合金部件生產難題,還以其獨特的EBSM®技術特性,實現高能量快速掃描、低應力少支撐打印、大幅優(yōu)化材料成本,為航空航天等領域帶來新的生產解決方案。該設備的發(fā)布,預示著EBSM®電子束金屬3D打印技術邁向大規(guī)模應用新時代,為全球合作伙伴開辟通往高效率、低成本批量生產的路徑。
640 (5).jpg (127.33 KB, 下載次數: 546)
下載附件
2024-4-30 11:44 上傳
來源:清研智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