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墩熊 于 2023-9-7 15:28 編輯
2023年9月7日,南極熊獲悉,作為AstroCardia項目的一部分,五家比利時公司和研究中心正在合作,使用3D打印技術開發(fā)人造心臟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并計劃將其送往太空。該項目由Space Application Services、SCK CEN、QbD Group、BIO INX和Antleron共同開發(fā),預計在2025年將人造心臟送往國際空間站(ISS)。
33.jpg (232.19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2023-9-7 15:20 上傳
△AstroCardia項目
AstroCardia研究人員表示,由于無法對活體心臟進行深入檢查,他們決定通過生物3D打印技術制造微型化的人體心臟和人工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心臟的衰老過程。
通過將3D打印的心臟送入太空軌道,科學家們希望能夠更好地研究心臟的衰老過程,因為在太空中,心臟的老化速度比在地球上快20倍。
空間應用服務研究員Hilde Stenuit解釋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心臟會發(fā)生變化。它會逐漸變大、變硬,動脈會鈣化,泵血能力下降。在太空中,壓力、微重力和輻射等因素會導致心臟衰老過程加速,速度快20倍。因此,太空環(huán)境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機會,可以獲得在地球上無法獲得的研究成果。我們開發(fā)的平臺將允許我們研究驅動心臟衰老的機制!
The-AstroCardia-3D-bioprinter.-Photo-via-AstroCardia-1024x1024.jpeg (84.8 KB, 下載次數(shù): 70)
下載附件
2023-9-7 15:20 上傳
△AstroCardia 3D生物打印機
將3D打印心臟送入太空
在3D打印過程中,心肌細胞被打印到幾平方毫米大小的芯片上。
AstroCardia團隊表示,在進行微型心臟模型的3D生物打印時,專業(yè)材料至關重要。這包括具有微米精度的3D生物打印機、活干細胞和由比利時初創(chuàng)公司BIO INX提供的"生物墨水"。
研究人員聲稱,這種"生物墨水"包括生物材料和干細胞,可以發(fā)育成人體內任何可能的細胞。然后,這些細胞會分裂并組織起來,創(chuàng)建一個正在發(fā)育的人類心臟模型,也被稱為"類器官"。
人工循環(huán)系統(tǒng)用于為心臟提供刺激、氧氣和營養(yǎng),直到其成熟并發(fā)揮功能。目前,科學家們可以進行相關測試,主要測試將于2025年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
11.jpg (124.3 KB, 下載次數(shù): 81)
下載附件
2023-9-7 15:20 上傳
△心臟芯片是一塊幾平方毫米的芯片,它的表面覆蓋著心肌細胞
SCK CEN的放射學專家Kevin Tabury博士評論道:“雖然微型心臟只有奇亞籽大小,但它可以很好地模仿人類的心臟。這項創(chuàng)新技術將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研究心血管疾病并測試一些潛在的藥物!
Tabury博士補充說,該團隊還可以使用患者的干細胞個性化3D打印心臟。這將使團隊能夠有效地培育出患者心臟的微型版本。同時,這將代表"個性化醫(yī)療的巨大飛躍"。
The-AstroCardia-Mission-Control-Centre.-Photo-via-AstroCardia-1024x683.jpg (130.44 KB, 下載次數(shù): 79)
下載附件
2023-9-7 15:20 上傳
△AstroCardia任務控制中心
天基心臟研究
3D打印心臟一旦發(fā)射到國際空間站,該設備將保持至少六周的活性,并將受到實時監(jiān)控。
隨后3D打印的器官模型隨后將返回地球,來自制藥公司QbD和核研究中心SCK CEN的研究人員將對其進行詳細分析。
通過這次太空實驗,AstroCardia合作伙伴希望研究發(fā)達的心血管系統(tǒng)在太空環(huán)境中是否可以作為心臟衰老的科學模型。
QbD首席信息官Martijn Reniers補充道:"通過這個項目,我們的視野超越了現(xiàn)有的范圍。我們今天已經(jīng)關心社會明天將面臨的問題。健康的心臟不僅對于目前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很重要,對于探索太空的健康宇航員也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