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軟熊 于 2022-1-17 13:54 編輯
來源: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患者是一名81歲高齡女性,因摔傷右側髖關節(jié)到積水潭醫(yī)院老年創(chuàng)傷骨科住院治療。特殊的是,患者7年前曾因跌倒后右側髖部著地,診斷為右側股骨頸骨折,這種骨折也被稱為老年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骨折后死亡率和致殘率很高,老人當時進行了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術后很快康復至正常的生活,7年來行走活動自如。不幸的是,患者這次再次跌倒受傷導致右側股骨假體周圍骨折,比上次更加復雜、治療也更加困難,手術風險更高。
41d5a06f183349e5b4c71c5207acc806.jpg (32.04 KB, 下載次數: 167)
下載附件
2022-1-17 13:54 上傳
通過對過去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診治的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梳理,吳新寶副院長、楊明輝主任醫(yī)師團隊發(fā)現,隨著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的增多,進行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數量也逐漸遞增,而此類患者也存在很高的再次跌倒受傷的風險,這意味老年股骨假體周圍骨折也將逐漸增多。對于此類老年股骨假體周圍骨折的治療,一直以來都是困擾骨科醫(yī)師的難題,在治療時要兼顧骨折、假體和骨量3個方面,無論采取何種治療方案治療難度都很大。
針對這位二次脆性骨科的老人,治療團隊考慮目前假體周圍骨折鋼板大多與患者股骨近端形態(tài)不匹配,不能很好貼附股骨近端表面,容易造成金屬物對周圍軟組織刺激,嚴重者會影響術后肢體功能康復。此外,假體的存在導致鋼板近端螺釘無法置入,鋼板上也沒有線纜環(huán)扎專用的通道,從而造成骨折固定不穩(wěn)定,遠期容易發(fā)生內固定物失效,這對一位已經經歷兩次脆性骨折的老人來講將是一個災難性結果。
因此,治療團隊通過對患者病情的綜合分析,決定采用當前骨科治療前沿的3D打印技術。傳統(tǒng)的3D打印定制鋼板只是3D打印股骨模型,再通過機床加工定制鋼板,而通過愛康醫(yī)療的醫(yī)工交互系統(tǒng),研發(fā)工程師團隊與吳新寶教授團隊緊密配合,根據患者患肢影像資料,專門設計了個性化定制的并通過金屬3D打印技術,打印制造出解剖型股骨假體周圍鋼板。該定制化鋼板使用創(chuàng)新設計,在形態(tài)學上,鋼板近端的鉤狀結構可以與患者的大粗隆完美貼合,鋼板在股骨假體段特地制作了環(huán)扎線纜的通道,使操作更簡便,鋼板在假體遠段設計4枚螺釘孔,用于置入雙皮質螺釘。整套定制化鋼板系統(tǒng)所具有的穩(wěn)定骨折固定能力,便于復位固定的解剖型形態(tài)設計,以及精準化的大粗隆鉤及近端環(huán)扎通道功能形成了集三大優(yōu)勢于一體的骨折內固定系統(tǒng),從而達到規(guī)避傳統(tǒng)內固定物的不足,同時兼顧了假體周圍骨折、假體和骨量不足3個方面的需求,增加骨折內固定強度,更加可靠保證骨折愈合的臨床治療目標。
acecc4972ff44896ad3f0ff96c445fd9.png (52.75 KB, 下載次數: 156)
下載附件
2022-1-17 13:54 上傳
e9e7112c1be6494bb6b951fbcf0a7982.png (41.27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2022-1-17 13:54 上傳
經過治療團隊術前詳細規(guī)劃,2022年1月12日,團隊按照手術設計順利完成了骨折的復位固定手術,手術用時1小時45分鐘,出血量400ml。術后影像顯示,骨折解剖復位,定制鋼板位置得當,線纜環(huán)扎及置釘位置理想,完美實現了術前規(guī)劃的手術目標。
8ef4c7a20bcb453fb95d43ffb654767c.png (304.31 KB, 下載次數: 140)
下載附件
2022-1-17 13:54 上傳
84c0358bcb414561a3868977534e6327.png (279.18 KB, 下載次數: 180)
下載附件
2022-1-17 13:54 上傳
7753dcf590534604bca1a9c165195296.png (289.72 KB, 下載次數: 173)
下載附件
2022-1-17 13:54 上傳
9464cbd101fb420091da9b51a7a8a518.png (278.38 KB, 下載次數: 163)
下載附件
2022-1-17 13:54 上傳
70ab2b61e97a4bea8bf8428ba138ac9c.jpg (109.49 KB, 下載次數: 159)
下載附件
2022-1-17 13:54 上傳
對于老年骨質疏松,骨折部位形態(tài)特殊,尤其是發(fā)生于人工關節(jié)假體周圍的骨折患者來說,骨折的良好復位、堅強固定是骨折愈合、恢復患肢功能的前提條件。對于骨折部位解剖形態(tài)異常的患者,常規(guī)的鋼板無法對骨折部位結構實現完美的解剖貼附,而通過定制化假體的使用,可以實現便捷的骨折復位、術后異物感降低、骨折固定更為牢靠。
目前,“3D打印定制化手術技術”已經成為針對特定人群的有效治療手段之一,能大大減少因傳統(tǒng)治療方法不足產生的并發(fā)癥,能夠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臨床治療效果。但是,這一技術還存在等待打印時間略長,缺乏專用手術工具等缺點,需要在臨床實踐中進一步完善。
|
上一篇:基于近紅外光固化實現多尺度結構的墨水直寫3D打印下一篇:孩子“雞胸、漏斗胸”怎么辦?新型3D打印技術定制“矯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