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由中國醫(yī)療器械行業(yè)協(xié)會增材制造醫(yī)療器械專業(yè)委員會、陜西省科學技術廳主辦,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外科承辦的“第一屆國際心血管3D打印技術高峰論壇”于西安順利舉辦。會議舉辦當天,來自西北乃至全國心血管病領域和增材制造領域的多位專家和創(chuàng)新人才共聚西安,現(xiàn)場座無虛席。同時還有來自加拿大、美國、德國、以色列、比利時等五位境外專家參加了本次會議,整個會場人氣高漲,氤氳著濃濃的學術氛圍。而在云端,同步還有4910人次共同觀看了會議直播。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351.png (905.08 KB, 下載次數(shù): 82)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356.jpg (65.41 KB, 下載次數(shù): 65)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楊劍教授主持會議
無論是領域內專家人才的積極參加,還是線上線下數(shù)千名觀眾的切實關注,都表明了此次會議的影響力和號召力。短短一天的會議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關注度?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從開始的開始出發(fā),在會議舉辦的脈絡中尋找答案。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359.jpg (104.39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開幕篇
科技創(chuàng)新是時代的主旋律,陜西是一片沃土
上午8時,大會開幕式隆重舉辦,正式拉開會議序幕。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王軍副廳長,中國醫(yī)療器械行業(yè)協(xié)會增材制造醫(yī)療器械專業(yè)委員會楊靜秘書長,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劉金成教授分別從政府、增材制造醫(yī)療器械行業(yè)和醫(yī)院三個維度闡述了此次會議召開的意義。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01.jpg (63.12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王軍副廳長致辭
王軍副廳長說,科技強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基礎和核心。黨的十八大以來,準確把握世界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大勢,堅持中國特色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把科技創(chuàng)新擺在了愈加突出的位置。而陜西作為全國重要的科研基地、高等教育基地、裝備制造基地,科教資源富怡,人才優(yōu)勢明顯,創(chuàng)新綜合實力雄厚,科技創(chuàng)新大有可為,大有作用。本次高峰論壇是增材制造產(chǎn)業(yè)鏈在生物醫(yī)藥領域取得高質量發(fā)展的一次重要實踐,是心血管3D打印技術領域的一次學術盛宴。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03.jpg (69.26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楊靜秘書長致辭
楊靜秘書長說,增材制造醫(yī)療器械作為十四五規(guī)劃中國家重點支持發(fā)展的行業(yè)之一,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在健康中國2030戰(zhàn)略背景下,健康產(chǎn)業(yè)已成為了新常態(tài)下經(jīng)濟重要的影子,大健康時代已經(jīng)全面來臨。而醫(yī)療器械作為大健康產(chǎn)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xiàn)代臨床診斷、治療、疾病防控、公共衛(wèi)生和健康保障體系中重要的基礎裝備,也是國家科技水平和制造裝備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尤其在新冠疫情爆發(fā)后,醫(yī)療器械的發(fā)展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醫(yī)療器械的重要性,并指出“要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yī)療器械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技術裝備瓶頸,實現(xiàn)高端醫(yī)療設備的自主可控”。心血管醫(yī)療器械無疑是尖端的、高端的。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05.jpg (67.19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劉金成教授致辭
大會主席劉金成教授說,隨著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的不斷發(fā)展,3D打印技術對疾病的輔助指導作用已初顯成效。多年來,空軍軍醫(yī)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秉承著傳承發(fā)展的理念,在結構性心臟病3D打印指導下的介入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經(jīng)驗。3D打印技術也在國家的支持下,取得了迅猛發(fā)展,目前3D打印技術已在導管瓣膜置換術、復雜先天性心臟病、瓣周漏、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次高峰論壇旨在促進3D打印技術前沿和熱點問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學術交流和探討,加深3D打印技術在心血管領域的深入應用,造福廣大患者。
一篇篇致辭娓娓道來,三段高瞻遠矚,一顆辦會初心由此呈現(xiàn)。一席盛會,追求的不僅是對技術的再發(fā)展,更是患者的獲益,是時代的需求。
學術篇
“名醫(yī)戰(zhàn)略”打造專家方陣
“我們可以說動用了整個組委會的全部力量和資源,邀請到了國內外在3D打印領域及心血管病診療領域非常有影響的專家,一起來分享交流!睏顒淌谡f。
眾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大家?guī)韺W術大餐:曹鐵生教授,空軍軍醫(yī)大學3D打印研究中心主任;莊建教授,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原院長;董念國教授,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同時還有德國慕尼黑大學人員心臟中心的Mazzitelli教授,來自以色列的Stanley Leung教授,比利時的Winthe Vandoren教授……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07.jpg (98.04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08.jpg (88.28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10.png (475.92 KB, 下載次數(shù): 93)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13.png (308.94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15.png (518.89 KB, 下載次數(shù): 96)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17.png (466.46 KB, 下載次數(shù): 90)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19.png (301.51 KB, 下載次數(shù): 77)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21.jpg (58.89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23.jpg (66.98 KB, 下載次數(shù): 79)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25.jpg (84.41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27.jpg (63.68 KB, 下載次數(shù): 72)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29.jpg (86.65 KB, 下載次數(shù): 83)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31.jpg (67.09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33.jpg (67.54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35.jpg (75.47 KB, 下載次數(shù): 79)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36.jpg (70.12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38.jpg (62.55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44.png (360.22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40.jpg (85.96 KB, 下載次數(shù): 81)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42.jpg (57.32 KB, 下載次數(shù): 73)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46.jpg (67.16 KB, 下載次數(shù): 61)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48.jpg (84.66 KB, 下載次數(shù): 85)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50.png (327.38 KB, 下載次數(shù): 77)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55.png (654.01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52.jpg (87.83 KB, 下載次數(shù): 71)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54.jpg (90.53 KB, 下載次數(shù): 98)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458.png (378.22 KB, 下載次數(shù): 76)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502.jpg (95.17 KB, 下載次數(shù): 77)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500.jpg (94.67 KB, 下載次數(shù): 69)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503.jpg (95.22 KB, 下載次數(shù): 78)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最后一位講者,來自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國家衛(wèi)健委結構性心臟病介入質控中心主任潘湘斌教授報告了3D打印技術在經(jīng)導管二尖瓣治療領域的創(chuàng)新應用。
“甚至還有許多我們不是很熟悉的專家也在看到我們會議召開的信息后,主動來到西安參會的!睏顒淌诮榻B,在參會專家方面有很多是他們沒能預料到的。如我國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專家王迎軍院士在看到會議通知后,特意安排了團隊成員前來參會,而劉金龍教授和周青教授更是帶來了整個團隊。
一批批學界、醫(yī)界和企業(yè)界的相繼加盟,組成了學術講座名醫(yī)方陣。
他們探討3D打印與醫(yī)學科學的進步,分享人工智能與三維成像技術在結構性心臟病中的應用,暢談中國心血管器械創(chuàng)新的探索與現(xiàn)狀,思考二尖瓣3D打印及臨床應用,探索3D打印在經(jīng)導管心肌內水凝膠注射治療終末期心衰的應用、在胎兒心臟病診治中的應用,展望心血管3D打印產(chǎn)業(yè)化應用前景……
學術在這里碰撞又交融,誕生一個又一個靈感火花。
未來篇
從0到1的赤子之心
最后的最后,楊劍教授談了談他立于會議之上的“赤子之心”。
他談到,3D打印技術作為國家大力支持的項目之一,在國內的快速發(fā)展已不成問題。但對于行業(yè)來說,更顯著的問題是外界對3D打印技術的未知,還有機器貴、材料貴,和復合型人才的稀缺。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睏顒淌谡f,我們不能因為困難而止步不前,反而要想辦法去解決和克服困難。多年來,楊劍教授和團隊在這一領域投入了大量精力、醫(yī)院和國家也給予了大力的支持。雖然偶爾會走彎路,但楊劍教授表示,他們堅持要做的就是從0到1的突破。因為只有從0到1 ,才會有1到10、10到1000。
事實上,從0 到1恰恰也是最難的。但楊劍教授告訴我們,他和團隊就是非常樂意去做這些事,愿意在這一領域傾注心血。他們希望能做一個有創(chuàng)新性,更加有引領性的工作,把大家真正調動起來,共同推動行業(yè)發(fā)展!耙驗,我們相信這條道路是絕對光明的,以后會越來越好!
整體一盤棋,同唱一臺戲。舉辦學術會議也是一次“從0到1的突破”。第一次辦會,總有一些慌亂,總有一些遺憾,但這些慌亂和遺憾都是下一次出發(fā)的動力!斑有很多照顧不到的,國內或者國際有很多更好的,或者是也做的同樣出色的,沒有能夠來交流的專家,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所能了解的畢竟是有限的!睏顒淌谔寡。
號角已經(jīng)吹響,新的征程已經(jīng)揚帆啟航。好的起點不容易,但路很長,未來還在遠方。關于會議楊劍教授有著美好的希望和初衷,關于心血管3D打印技術他也有著將其作為為之奮斗一生的決定。
“人一輩子能做的事情不多,很多時候是興趣推動我們沿著一條路不斷前行。但興趣恰恰就是我最原始的動力,未來我們就是希望能把它做的更細、加強多學科合作和臨床轉化,把這項技術真正應用到臨床,造;颊。我想,這就是我們作為一個臨床大夫最美好的初衷。”
微信圖片_20211017195505.jpg (72.79 KB, 下載次數(shù): 62)
下載附件
2021-10-17 19:55 上傳
|
上一篇:22.8萬人信息泄露,3D模型庫Thingiverse安全漏洞的后續(xù)信息下一篇:我國學者3D打印出光纖型微力傳感器實現(xiàn)納牛頓級微弱力測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