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劉哲峰、李滌塵
供稿單位: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于摩擦納米發(fā)電機(TENG)構建的自驅動電化學系統(tǒng)在電化學領域不斷地有新突破,并且展現(xiàn)出巨大的應用前景。但隨著研究的不斷的深入,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尤其是復雜的TENG器件結構會增加其制造過程的繁瑣程度,費時費力。自驅動能量源在實際應用中隨著TENG器件的位置呈現(xiàn)分布式的特點,給大規(guī)模并網(wǎng)帶來困難或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損失。
河南師范大學高書燕教授團隊引入了3D打印技術來解決TENG器件的制作問題。將3D打印的柔性多層摩擦納米發(fā)電機(PFM-TENG)與N摻雜多孔碳材料作為EF陰極催化劑進行深度結合,構建了一種新型自供電EF降解系統(tǒng)。該PFM-TENG具有簡單的多層結構,但具有較高的輸出特性,Voc、Isc、Qtr、Pdendity分別為450.0 V、1.9 mA、2.9 μC和5.1 W m-2。
pic1548.png (1.34 MB, 下載次數(shù): 140)
下載附件
2021-10-15 13:53 上傳
(a) PFM-TENG基本結構和制作過程;(b) 自然狀態(tài)下組裝的PFM-TENG的實物圖; (c) 壓縮和輕微扭曲的狀態(tài)下的實物圖;(d) PFM-TENG工作機理示意圖 圖1 PFM-TENG的基本結構和制作過程
pic1549.png (838.24 KB, 下載次數(shù): 143)
下載附件
2021-10-15 13:53 上傳
(a) 隨摩擦單元數(shù)量增加的短路電流Isc;(b) 隨摩擦單元數(shù)量增加的電荷轉移量Qtr;(c) 隨摩擦單元數(shù)量增加的開路電壓Voc;(d) 隨著連接負載的增加,PFM-TENG的輸出功率密度;(e) 變壓后的Voc;(f)由整流器系統(tǒng)處理后的Isc; 圖2 PFW-TENG的輸出性能
這項工作通過N摻雜碳催化劑設計和3D打印摩擦電納米發(fā)電機的深度融合,實現(xiàn)了橙IV和結晶紫的高效降解,這不僅為制備催化活性可控的N摻雜碳催化材料提供了思路,同時也提出了一種創(chuàng)新方案,以自驅動、數(shù)字化、批量生產(chǎn)、分布式和環(huán)保的方式布局面向未來的EF降解系統(tǒng),甚至其他電化學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3D print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self-powered electro-Fenton degradation of orange IV and crystal violet system using N-doped biomass carbon catalyst with tunable catalytic activity(Nano Energy, 83(2021)105824,DOI:10.1016/j.nanoen.2021.105824)
|
上一篇:哈工大周玉院士和賈德昌教授團隊: 3D打印技術制造具有高強、高韌地質聚合物復合材料下一篇:浙江大學高超教授團隊SusMat綜述:3D打印制備高性能石墨烯基能量轉儲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