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曉麗
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手足外科順利完成1例距骨部分壞死3D打印距骨半髁置換術。手術效果滿意,患者隨訪良好。
患者,男,28歲,左踝關節(jié)疼痛1年,加重3個月,影像學表現為左距骨內髁壞死、塌陷,面積約3*2cm大小。距骨壞死的治療,對直徑在2cm以內的距骨壞死,可以采用自體股骨髁骨軟骨移植、自體帶骨膜髂骨移植等方法,但對于直徑超過2cm的距骨壞死,尤其是年輕患者,一直是治療的難點。搜索國內外文獻,對于超過2cm距骨壞死,一般采用踝關節(jié)融合、踝關節(jié)置換、同種異體距骨移植、全距骨置換等方法。但上述方法均有弊端:采用關節(jié)融合,患者喪失踝關節(jié)功能;踝關節(jié)置換、全距骨置換對于年輕、距骨單髁壞死患者,創(chuàng)傷大,且需要多次的返修手術;國外有采用同種異體新鮮距骨移植的報道,但目前國內還沒有相關的骨組織工程庫。經手術團隊術前充分討論,認為3D打印技術因其個性化的設計已經越來越多地應用于臨床,決定對患者行3D打印距骨部分置換手術。
0ff41bd5ad6eddc4c8911addaccdb8f552663344.jpeg (25.98 KB, 下載次數: 227)
下載附件
2021-2-15 22:40 上傳
△術前患者的影像情況
手術在朱磊教授的指導下,由許慶家教授主刀,崔宜棟主治醫(yī)師及劉奔醫(yī)師作為助手實施完成。術中按照術前設計,將壞死距骨切除,置入設計好的3D打印的距骨半髁假體。術后指導患者早期功能鍛煉,術后7天患者順利出院。
574e9258d109b3dec10978b25ea96289810a4c50.jpeg (25.04 KB, 下載次數: 200)
下載附件
2021-2-15 22:40 上傳
△術前3D打印設計
96dda144ad34598217f4f70798e23fa5caef84c3.jpeg (27.62 KB, 下載次數: 214)
下載附件
2021-2-15 22:40 上傳
△術后X線情況
3ac79f3df8dcd10061098a34e19d4918b9122f28.jpeg (17.89 KB, 下載次數: 199)
下載附件
2021-2-15 22:40 上傳
△術后7天踝關節(jié)功能
3D打印距骨部分置換術,為距骨部分壞死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經查新目前國內外還沒有相關的文獻報道,為國內首例!這不僅體現了齊魯醫(yī)院在醫(yī)療技術方面發(fā)揮的引領輻射作用,也證明了齊魯醫(yī)院手足外科在顯微外科領域和足踝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均位于國內前列。
|
上一篇:研究人員開發(fā)出3D打印網狀生物材料支架可用于軟組織修復的炎癥調節(jié)下一篇:金屬3D打印技術鈦合金多孔材料——醫(yī)療領域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