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人:姜楠,賀健康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作為外部環(huán)境的屏障,皮膚對于個體生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皮膚損傷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損傷的修復不僅需要及時止血,而且還要恢復皮膚功能。然而皮膚的自然修復難以實現(xiàn)與原組織結構和功能類似的完美再生,因此需要新的方法來輔助皮膚再生。
近日,來自湖南大學生物學院的研究者們使用生物3D打印方法構建了一種組織工程皮膚用于實現(xiàn)皮膚組織的再生。該組織工程皮膚由聚已內(nèi)酯(PCL)和細菌纖維素構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脂肪來源間充質(zhì)干細胞被種植在支架上。并將這種細胞支架復合體植入在小鼠皮膚缺損,觀察其在皮膚修復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圖1)。
pic1001.png (261.24 KB, 下載次數(shù): 67)
下載附件
2019-10-21 11:39 上傳
圖1 使用細胞復合3D打印組織工程支架修復皮膚缺損 研究者首先觀察了這種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結果證實,該支架無細胞毒性,細胞粘附在支架上,并在植入一天后開始增殖。細胞植入三天后,支架被細胞完全覆蓋,細胞的存活率達到99%。細胞的排列方式與打印纖維的方向平行。且隨著時間變化,細胞逐漸滲透到支架內(nèi)部。(圖2)。
pic1002.png (340.9 KB, 下載次數(shù): 54)
下載附件
2019-10-21 11:39 上傳
圖2 細胞在支架上的生長遷移情況(a-c 細胞死活染色;d-f 細胞在培養(yǎng)皿表面生長3天;g-i 細胞在支架表面生長3天;j-k 細胞培養(yǎng)3天后定向性分析;l-n 細胞培養(yǎng)3天后滲透情況) 為了驗證這種組織工程皮膚對皮膚缺損的修復作用,研究者在小鼠在小鼠皮膚表面制造圓形缺損,并用這種復合了細胞的組織工程支架進行修復。研究發(fā)現(xiàn),相對于不修復或者無細胞支架修復,復合了細胞的組織工程支架可以加速皮膚缺損修復。實驗組在第14天就實現(xiàn)了傷口閉合,且在第10天時,傷口愈合面積達到95%,高于無細胞組的75%和不修復組的58%,總之,復合了細胞的組織工程支架可以加速傷口愈合,且外觀更接近與自然皮膚,證實該支架具有促進皮膚修復的作用(圖3)。
pic1003.png (201.48 KB, 下載次數(shù): 63)
下載附件
2019-10-21 11:39 上傳
圖3 組織工程支架修復皮膚缺損 (a 使用不同方法修復小鼠皮膚缺損;b 皮膚缺損愈合模擬圖; c 皮膚缺損愈合定量) 這種新型細胞復合組織工程支架的出現(xiàn)為組織工程皮膚促進皮膚修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相信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該材料必將應用于臨床使更多的皮膚損傷患者可以盡早康復。
參考文獻:
Huang, R., J. Wang, H. Chen, X. Shi, X. Wang, Y. Zhu, and Z. Tan, The topography of fibrous scaffolds modulates the paracrine function of Ad-MSCs in the regeneration of skin tissues. Biomaterials science, 2019. 7(10): p. 4248-4259.
供稿人:姜楠,賀健康
供稿單位:機械制造系統(tǒng)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