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紫牛新聞&安徽衛(wèi)視
28歲的廣東小伙小魚,4年前失去了右手食指的前兩節(jié),而如今,他可以依靠一個活動的“機械手指”靈活地點擊鼠標;16歲的高中生小毛,也曾因為失去了右手食指的前兩節(jié)而困擾,但現(xiàn)在,他能戴著“機械手指”工工整整地寫下一整排字……
微信截圖_20190917121357.png (173.01 KB, 下載次數(shù): 32)
下載附件
2019-9-17 12:17 上傳
這個神奇機械手指的設計者,名叫楊德才,來自東北,是一位影視工作者。38歲的他是一個機械迷,通過自己努力制作“機械手”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2019年,在探索“機械手”的過程里,發(fā)現(xiàn)制作假肢更具有意義。于是,他利用3D打印技術,制作出一些具有功能性的活動假肢,送給需要的人。目前,已有5人收到了楊德才送出的假肢手指,生活因此得到便利。
楊德才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目前,他做的假肢手指只送不賣,他會堅持將這件事做下去,希望能幫助更多的人。
A“機械手指”讓殘疾人擁有靈活的手
8月2日,楊德才收到了小魚發(fā)來的一段不足一分鐘的視頻,這段視頻令38歲的東北大哥楊德才有點想哭,“值了!”面對紫牛新聞記者,他這樣說。
視頻中,廣東小伙小魚依靠一根固定在右手食指位置的機械手指,完成了點擊鼠標、敲打鍵盤、撿拾物品等多個動作。視頻最后,他還用假肢手指對著鏡頭比劃了“OK”和“贊”的手勢。
微信截圖_20190917121248.png (177.54 KB, 下載次數(shù): 37)
下載附件
2019-9-17 12:14 上傳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2015年,24歲的小魚在一次意外的工傷中,永遠地失去了右手食指的前兩節(jié)。在過去的4年里,小魚都在使用美容義肢來遮擋住手指的缺陷!暗钱敃r美容義肢只能起到美觀作用,沒有什么實用功能。”小魚告訴紫牛新聞記者,那次意外之后,他的生活一直飽受困擾。他的右手無法正常地抓握、拿取和撿拾物品。
微信截圖_20190917121307.png (206.05 KB, 下載次數(shù): 29)
下載附件
2019-9-17 12:14 上傳
也是一個巧合,今年7月份,小魚偶然間在網(wǎng)上看到楊德才發(fā)布的一條短視頻。視頻中,楊德才展示了自己通過3D打印制作出的一根可控制動作的假肢手指。
小魚立刻對視頻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了興趣,又燃起了一點希望:“很神奇,我就想試一試。”他趕緊嘗試給楊德才留言,詢問這樣的假肢手指一根售價是多少,表示自己很想買一根。
沒想到,他很快得到楊德才的回復,告知假肢手指并不打算賣,但是可以免費送給他使用。
“很激動,迫不及待地套上了假手指,讓自己適應。”小魚向紫牛新聞記者回憶當時收到寄來的假肢手指時的心情。使用了一段時間后,小魚將自己的使用情況用視頻記錄下來,發(fā)送給楊德才,向他表示感謝。
8月15日,楊德才又收到了另一個人發(fā)來的微信。這個人是第一個使用他做的假肢手指的小毛。小毛今年16歲,正在讀中學。小毛的情況和小魚一樣,都是右手的食指缺了兩節(jié)。讓他興奮的是,作為一名正在讀書的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可以逐漸開始像同學那樣握筆寫字了。
“經(jīng)過多天練習,已經(jīng)可以做好多事情,非常感謝!毙∶魃蠗畹虏抛龅募僦种,在鏡頭前寫下了這句話。
紫牛新聞記者得知,目前,已有來自不同地方的5個人收到了楊德才寄去的假肢手指。
B“變形金剛”愛好者:3D打印讓我離夢更近了
發(fā)明這些功能性“假肢手指”的楊德才,是一名影視工作者。而機械發(fā)明,是他從小的興趣!拔乙恢笔且粋機械迷,很喜歡變形金剛之類的產(chǎn)品,所以兒時的一個夢想就是自己做一只機械手。”楊德才告訴紫牛新聞記者,為了實現(xiàn)這個夢想,多年以來他做了不少的功課。
小時候,楊德才常用紙殼、木頭、竹子等材料,制作簡單的機械手來玩。由于年少時沒有經(jīng)濟能力,也缺少技術方面的知識,所以只能做出最簡陋的機械手。盡管如此,他對這份愛好的熱情卻從來沒有冷卻過。
微信截圖_20190917120756.png (593.2 KB, 下載次數(shù): 42)
下載附件
2019-9-17 12:14 上傳
隨著年齡增長和事業(yè)的穩(wěn)定,楊德才開始關注制作更“高級”的機械手所涉及的知識和需要的設備。一方面,他一有空就閱讀工業(yè)制作等專業(yè)知識;另一方面,他也不斷關注新技術,思考如何能有更好的方案實現(xiàn)自己這個多年的夢想。
2019年初,3D打印技術引起了楊德才的關注。3D打印以數(shù)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gòu)造物體。通過這一技術制作機械手,相比普通的機械加工,這種技術不但相對便捷,還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長時間以來的知識積累和大學時期修學設計的基礎,工業(yè)建模等對于楊德才而言不是難題。楊德才感覺自己離兒時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C 3D打印“假肢手指”成本十幾元就夠了
而就在這時,楊德才發(fā)現(xiàn)了更有意義的事。原來,他在查閱做機械手的內(nèi)容時,總會看到有關假肢的信息。這讓他心頭一熱:“我為什么不嘗試用自己所具備的知識來做一個假肢手指呢?”他了解到,醫(yī)學上的假肢,一般都是一個整體,比如一整只手或者腿、腳,價格也比較昂貴。
于是,楊德才就把他了解到的3D打印技術轉(zhuǎn)而用到了制作“假肢手指”上。設計、畫圖、打印、組裝……楊德才不斷重復這樣的步驟,一遍又一遍地嘗試,失敗了十幾次后,終于做出了一根像樣的機械手指。這樣的機械手指靠一根拉繩模擬人的肌腱運動,從而使手指彎曲,不需要任何的傳感器。
微信截圖_20190917120859.png (466.5 KB, 下載次數(shù): 47)
下載附件
2019-9-17 12:14 上傳
同時,他設計的機械手,還有成本低、好操作的優(yōu)點。楊德才向紫牛新聞記者透露,他所購買的3D打印機是入門級別的,花了一千多元。有了它之后,后期制作手指的成本就主要是原材料的費用。楊德才粗略地估算了一下,這樣的一根機械手指,大概僅需十幾塊錢就可以做出來。
“機械手指”的成品出來之后,他就邀請身邊一位斷指的朋友試試,朋友告訴他,感覺不錯!爱敃r很有成就感!睏畹虏呕貞洰敃r的場景,笑了。
楊德才告訴紫牛新聞記者,自己沒有出售假肢手指的計劃!拔易龅臋C械手指目前是只送不賣的,只想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D 設計仍有缺點需要完善想將愛心傳遞下去
楊德才把自己制作的“機械手指”的視頻上傳到短視頻平臺上,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漸漸地給楊德才留言表示想要假肢手指的人多了起來。
盡管技術上愈發(fā)熟練了,時間成本卻很難進一步壓縮。楊德才平時工作很忙,每天下班回家之后,還要花費三四個小時進行3D打印。每根手指需要打印兩天,然后再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細細組裝。
為了繼續(xù)改進自己的技術,楊德才在送出自己制作的假肢手指后,還要收集使用者的反饋意見。“我很在意他們的使用情況,通過他們的反饋,我也能知道這個東西的缺點在哪,可以再進一步去改進!睏畹虏耪f。
在交流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雖然使用者們?nèi)鄙偈种傅膯栴}得到了解決,但假手指畢竟不像人體那樣柔軟,而且其中用的軸承屬于硬接觸,不夠順滑,也會發(fā)生硌到使用者的情況。為此,楊德才正在考慮在新的假手指中加入一層硅膠防護套。
他告訴紫牛新聞記者,在下一批“機械手指”中就會改進這個問題,在結(jié)構(gòu)上、固定方式上也會做一些調(diào)整。楊德才在心里已經(jīng)計劃出了自己要做的“第2代”假肢手指的樣子。
雖然要走的路還很長,但楊德才卻對這份事業(yè)樂此不疲。“我覺得這件事情很有意義,所以會堅持做下去。能夠拿筆寫字這樣本來是很簡單的事,對于手部功能受損的學生來說卻意義重大!睏畹虏鸥嬖V紫牛新聞記者,當他看到小毛拿起筆來寫字的時候,他感到激動萬分:“我在做有用的事。我還要不斷改進,幫助更多的人。傳遞愛心,傳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