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浣熊 于 2016-12-22 16:27 編輯
2016年12月22日,南極熊獲悉,西亞基的電子束增材制造(EBAM™)設備將助力世界領先的飛機制造商節(jié)省大量的大型鈦金屬結構件生產的時間和成本。
△西亞基EBAM110設備
西亞基公司,位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為Phillips Service Industries, Inc.(PSI) 的子公司,是金屬增材制造(AM)領域全球領先的供應商。西亞基公司今天宣布,空客公司將于2016年12月接收西亞基公司交付的一套最頂尖的EBAM™ 110(電子束增材制造)設備。
西亞基的EBAM工藝結合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增材制造加工原理和電子束能量源。從CAD程序設計的3D模型開始,西亞基的全鉸鏈式電子束槍,通過將送進腔室的金屬絲材一層一層的熔覆構建,直至工件達到接近凈形的形態(tài)。之后,近凈形的工件需要接受熱處理和后期數(shù)控機床的精加工。最終產生的廢料極少。
西亞基通過IRISS™(層間實時成像及傳感系統(tǒng))技術將打印質量和設備可操控性一步到位的同時實現(xiàn)。IRISS是目前金屬3D打印領域唯一能夠實時監(jiān)測和控制的系統(tǒng),它可以感測并數(shù)字化自調整金屬熔覆,具有極佳的精確性和可重復性。該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是西亞基EBAM金屬3D打印工藝可以從第一件開始直到最后一件,持續(xù)打印出具有相同的幾何形狀、機械性能、微觀結構和金屬化學性質的工件的基本原因。
image002.png (252.73 KB, 下載次數(shù): 196)
下載附件
2016-12-22 16:25 上傳
△西亞基EBAM工藝在使用鈦金屬3D打印空客飛機尾部上方翼梁時的兩個不同階段。左側照片呈現(xiàn)了早期預成型階段的工件。右側圖片呈現(xiàn)了工件的最終形態(tài)。
如上所述,EBAM技術使用絲材原料,該原材料囊括了各種金屬和難熔合金。例如:鈦、鉭、鈮、鎢、鉻鎳鐵合金和不銹鋼。西亞基的EBAM 110設備擁有一個高達1778 mm x 1194 mm x 1600 mm的工作腔室。
西亞基公司市場副總監(jiān)Bob Phillips說:“西亞基非常自豪能夠與像空客這樣的世界級創(chuàng)新公司合作。我們都知道金屬3D打印技術將變革航空航天工業(yè)的制造方式,西亞基致力于始終處于這一變革的前沿”。
南極熊了解到,作為行業(yè)內擁有最大金屬3D打印工作腔室的供應商,西亞基的EBAM系統(tǒng)產品線可打印從203 毫米到5.79米長的工件。EBAM也是金屬增材制造市場中熔覆速度最快的3D打印工藝,平均金屬熔覆速率為每小時3.18至9.07公斤。
|